
ILLUMA® 低敏配方銷售點

所有文章

第一次聽到寶寶的「BB話」了
寶寶兩個月大之後,發生的聲音會有明顯差別,他們會發出「呀」、「咕」等聲音。面對周遭事物,寶寶的情感會變得豐富,更容易開心和發笑。聽到大人的聲音時,寶寶可能會發出單音來回應,也會模仿大人的聲音。與此同時,寶寶感到迷惑或需要別人關注時,亦會以哭聲來表達。

第一次的緊握︰BB 能手抓著東西了
寶寶的手掌會迅速發展,開始能感受嫩滑、粗糙、柔軟等不同質感,也能按自己的意思來活動雙手。寶寶能握著細長手柄在手中一段時間,碰巧接觸到像毛公仔的耳朵等容易握著的東西時,便會抓著或拿到口中。隨著頸部變得穩固,直抱寶寶的時候會比較輕鬆。寶寶伏下時,能以手腕和手肘的力量來支持自己的身體,並提起頭部。有些寶寶在這個時期已能靈活地活動下半身,雖然未有能力翻身,但已開始為翻身作準備。

BB滿月了!12個最難忘的時刻
寶寶滿月,在這一個月裡發生了許多難忘又珍貴的回憶,如:陪月員照顧起居飲食、催乳、媽媽谷奶、 餵夜奶、 記錄寶寶飲奶情況 、紥肚 媽媽坐完月出關、攞出世紙 、帶寶寶去健康院打針 、母嬰健康院檢查 、食薑醋 、滿月酒 。父母可以把這些片段紀錄下來,集合成寶寶的成長日誌。

月經失調 影響成孕
幾乎每一位女性在人生中有30多年要與月經為伴,所以當這位「好朋友」表現不佳時,例如血量增多減少、周期加密變疏,又或時來時不來,都會令女士們十分困擾。

增加成孕機會 男女各按其職
想懷孕,當然要有好的計劃,其中身體的準備十分重要。別以為只關女人事,作為丈夫的也有責,雙方同心合力,懷孕機會自會增加。

有意生育的女性應注意事項
營養均衡:建議在懷孕前3個月開始攝取葉酸,有助胎兒減少患神經管缺陷(Neural Tube Defects);攝取最少1,000毫克鈣;減少飲用高咖啡因的飲品,如咖啡、濃茶等。酒精也有機會影響胎兒的腦部發育。

工時長、壓力大難成孕?
不少年輕夫婦因不育求診,有調查指每10對35歲以下年輕夫婦就有1對受不育問題困擾;25%接受輔助生育的夫婦不足35歲;更有22歲女性要接受人工受孕。有婦產科專科醫生指工時長、壓力大都會影響成孕機會。

常吃醬油等黑色食物則令寶寶膚色變黑,是真的嗎?
懷孕期間吃醬油,寶寶皮膚會變黑是沒有科學依據。孩子的膚色受先天遺傳影響,在父母基因配對一刻已決定了其膚色,如父母膚色較白,寶寶很大機會皮膚白皙,反之則較黑。媽媽如想寶寶皮膚較白,應於寶寶出生後為寶寶做好防曬的功夫,選擇成份天然的防曬用品,在每次出門前20分鐘,將適量防曬乳塗抹在寶寶臉部及全身。

胎動次數頻繁,BB好心急
懷孕後期,胎盤日漸增大,壓著腸胃道,導致出現食慾下降、胃部不適。同時,膀胱被胎兒頭部壓迫,容易有尿頻情況。由於開始接近預產期,孕媽媽 或會因臨近分娩而感到不安,例如擔心生產過程會否順利等。除了可以多向醫生查詢外,也可以與其他媽媽取經,或許可以減輕恐懼感。此外,寶寶身體機能差不多完成發展,已能夠表現出各種情緒,包括開心和不開心等感情。所以準媽媽要保持心景開朗。

學餵母乳的技巧
在產前最後一個月,準媽媽要隨時保持預備狀態。決定餵母乳的媽媽也應先上學習餵母乳的技巧。首先,要挑選合適的內衣,適當按摩乳房。 餵母乳的姿態有多種,記得要用手或枕頭托著寶寶要扭著頸來吃奶。同時, 媽媽背部、手臂及腳部要有充份承托。寶寶嘴巴張大時,應該幾乎可以含住整個乳暈。從寶寶的喉頭有否郁動或是否有吞嚥的聲音來判斷寶寶的吞嚥情況。建議讓寶寶吸吮一邊乳房至少 20分鐘後,才換另一邊乳房餵奶。

別擔心BB唔掉頭!拆解BB掉頭情況
胎兒浸泡於羊水中,因頭重腳輕的關係,自然會呈現頭下腳上的狀態,這姿勢在生產時最為順利。在懷孕36周後,大部分胎兒都已轉為頭向下,若胎兒仍然腳朝下,稱為「胎位不正」。醫生會與孕媽商討人手調頭或剖腹生產。人手調頭的過程中,醫生會在超聲波監察下於腹部子宮位置施力,將胎兒轉位。

迎接BB到來~ Get ready!
在懷孕40周,寶寶發育成熟,隨時準備出世。胎兒向子宮下方移動。產婦因為膀胱和直腸被壓迫,或會造成較嚴重尿頻、便秘、大腿根部和恥骨出現痛楚等問題。同時, 產婦的身體會為迎接分娩作準備,例如增加分泌物令子宮口更容易打開、製造真正陣痛前的「前驅陣痛」等。孕媽可能會感到不安,但既然已來到快將和寶寶見面的這一刻,媽媽應更感到放鬆開心。如果發現自己有見紅或穿羊水的情況,表示快將分娩了,應儘快前往醫院。

眼睛護理及視力
幼兒的視力在1至2歲期間發展得很快,兩歲孩子一般能有20/60的視力。而孩子的視力會繼續發育,到大約7至9歲時便有成人的20/20視力。

牙齒與口腔護理
大部份小朋友在約兩歲半至三歲時會長出共二十顆的乳齒,在六至七歲開始換牙,到十二至十四歲左右,乳齒便會全部被恆齒替代,而恆齒一共有三十二隻。約三歲,乳齒大致已長成。

讓孩子做好上學準備
小朋友上托兒所或幼兒園有時會令家長變得神經緊張,原因很多,例如為人父母者因為要上班而把年幼孩子置身一個陌生的地方,心情難免會緊張、擔心甚至內疚。事實上,我們應以實際的態度面對問題,並找些方法令您及孩子都更易適應。請您記住世上沒有完美的解決辦法,所以作為家長的您,只需盡了最大的努力,並相信這是正確的選擇便可以。

確立正確的價值觀
教導孩子一些良好價值觀時,可以留意以下幾方面: 以身作則,日常交流,樹立榜樣,形成家庭觀念,擴闊生活圈子,詮釋世界及關心孩子等。

幫助增強孩子的學習能力
小孩的成長發展是一個不斷學習及掌握技巧的過程,例如學習坐下、爬行、走路、行走、談話、跳躍及自理行為等。學習能力並不完全是天生的,後天環境亦可影響孩子的學習、社交及情緒發展。而孩子的發展是有特定的先後次序。因此,父母在孩子發展基本的學習技巧方面有着重要的角色。請家長緊記,您的耐心包容及體諒是必須的元素。

語言的發展階段 - 1歲
幼兒成長迅速,他/她們每天都在學習新事物。每個寶寶語言發展也會不同,寶寶也會經歷不同階段的里程碑,我們希望與您分享您的小寶寶在語言方面會有怎樣的發展。從而了解更多小寶寶的想法,您們可配合寶寶語言的發展及掌握所需要的技巧,給予小寶寶適合的支持和鼓勵。

思考與學習 – 2歲
幼兒問您「為什麼」正正是顯示他/她天生的好奇心。幼兒早早便明白,「為什麼」可以為他/她帶來很多訊息,幫助了解這個無限的世界。 有時您可能會厭倦不斷回答孩子的提問,但請您明白,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可以鼓勵他/她們繼續探索及學習新事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