親子遊戲

親子遊戲

「玩」是建立童年的要素,玩具和遊戲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工具,但媽媽千萬不要以爲只給孩子玩具就可以,有父母的悉心陪伴和照顧才能刺激孩子的成長。藉著親子遊戲能促進彼此情感交流,父母可透過親子活動,加入不同的題材,也能幫助促進寶寶的身體生理和心理發展。

headphones
2 min read

選擇孩子喜歡玩的方式,並且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遊戲。大人的行爲舉止、言語及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表現,故小心言行。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有機會參與,從中學習。

對孩子來說,「玩」是建立童年的要素,玩具和遊戲也是幫助孩子成長的工具,但媽媽千萬不要以爲只給孩子玩具就可以,有父母的悉心陪伴和照顧才能刺激孩子的成長。藉著親子遊戲能促進彼此情感交流,當今社會,大多數父母是上班族,根本沒有太多時間和孩子玩耍和溝通,若父母能安排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,寶寶必然生活在愉快歡欣的環境中。另一方面,父母亦可透過親子活動,加入不同的題材,也能幫助促進寶寶的身體生理和心理發展。

孩子藉著不斷的重複來學習,他/她們重覆玩一種玩具,看同一本書,直到他/她們覺得夠了爲止。
通常孩子碰到有興趣的東西,就能專心。
選擇孩子喜歡玩的方式,並且讓孩子有充足的時間遊戲。大人的行爲舉止、言語及態度直接影響孩子的表現,故小心言行。日常生活中讓孩子有機會參與,從中學習。

親子活動一:認識身體

方法:和孩子一起指出公仔的各部位,再指出自己身上相同的部位,並比較相似與不同之處。
父母改變自己的表情來表達不同感覺,閉上眼睛,並說出動作或身體部位功能,如眼睛看東西、閉上眼睛用耳朵聽聲音……等。

親子活動二:我的臉

材料:小鏡、顔色紙、書面紙、膠水
方法:和孩子一起在鏡前扮鬼臉、眨眨眼睛、張張嘴巴、動一動鼻子、眉毛等,並和孩子一起討論五官的變化。
父母協助孩子一起剪貼或畫出五官、位置、數量等。
完成的圖片貼起來,讓孩子欣賞,並討論臉的特徵。

親子活動三:認識雙手

材料:蠟筆、白紙
方法:和孩子看看自己和父母的手,比較看誰較長?誰較大?誰較小?誰較胖?誰較瘦?
比較自己的手指那一隻長?那一隻較短?那一隻較胖?
左右手配對:大拇指配大拇指、小指配小指。
讓孩子手放於白紙上,手心向下,打開手指頭將其手的輪廓描繪出來,運用畫好的手指來觀察自己的手。

孩子的學習是透過自己的經驗,而非別人所能替代的,故在教導孩子認識自己身體時,可使用活潑的學習方法,鼓勵孩子大膽嘗試,從嘗試體驗而學習身體部位、器官之功能與位置,瞭解自己繼而培養自我概念,及建立正確人生觀。

 

推薦內容

Parenting Index 2

Parenting Index育兒指標 - 第一部

育兒從來不是一件易事,父母每天面對各式各樣的育兒壓力,若能取得更多實用又可靠的資訊和情感支持,必然讓育兒生活更感輕鬆。讓我們為妳一一解答…

輕鬆預備N班小貼士

輕鬆預備N班小貼士 – ULTIMAMA™ Community

想輕鬆預備N班?父母陪育固然重要,原來趁早開始攝取關鍵營養,亦能為BB學習力加持!臨床測試證明,寶寶早期攝取更多腦仔關鍵營養,與日後學習力有關。

Parenting Index 2

Parenting Index育兒指標 - 第二部

先前曾提及雀巢(Nestlé)於2020年發表了一項名為「Parenting Index育兒指標」的國際大型調查,為逾10個國家進行首個全球性「育兒指標」,研究分析育兒所面對的壓力和問題,並幫助父母改善情況。這一次將會重點探討如何正面面對「健康和福利資源」和「環境支援」這二項。

Playbrain

懷孕前後問與答(懷孕期) | 惠氏®Materna® - 惠氏媽媽會

寶寶出生後,媽媽更要補充適當營養支持母乳餵哺,各種關於母乳餵哺的問題,讓我們為妳一一解答…

思考與學習 – 2歲

思考與學習 – 2歲

幼兒問您「為什麼」正正是顯示他/她天生的好奇心。幼兒早早便明白,「為什麼」可以為他/她帶來很多訊息,幫助了解這個無限的世界。 有時您可能會厭倦不斷回答孩子的提問,但請您明白,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可以鼓勵他/她們繼續探索及學習新事物。

語言的發展階段 – 2歲

語言的發展階段 – 2歲

2歲大的孩子每天可以學識超過一個字,而大部分2歲的孩子每個月可以學會50 個生字。 別忘記,任何年齡的小朋友,理解的字都比他/她們會說的要多,例如幼兒在第三年便可學識幾千個字。

思考與學習 – 1歲

思考與學習 – 1歲

其實,幼兒毋需特別教導,幼兒懂得發展自己的思考能力,您只需多與他/她們聊天、聽他/她們說話,以及注意他/她們喜歡玩哪些遊戲。同時,提供一個安全環境及適當引導,讓他們自由探索便可。

PlayBrain logo